实习日志⑤ | 巡台商投资区,观雕刻老技艺

发布者:詹红燕发布时间:2023-11-24浏览次数:48


1123日,我院2021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们迎来了人文地理综合实习的第五天。今日重点考察台商投资区、台商区雕艺馆、洛阳镇雕艺人才之家、洛阳桥、侨批馆等,旨在深入理解城市产业区位与选择、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等人文地理学所关注的问题。

上午,实习团队在柯文前老师、刘群老师和张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泉州台商投资区。为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泉州市政府提供了利好的营商环境,除政策倾斜外,在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建设等方面均做了提升,如道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及海上丝绸之路生态公园建设等。通过车行考察和小组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实习团队对台商投资区的发展现状、企业布局、产业类型等综合情况展开了实践探索。同学们亲身体会到,当前台商投资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正逐步朝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生态型滨水新城区方向发展。

之后,实习队伍重点考察了“台商区雕艺馆”,详细了解了雕刻产业链的相关知识,如原料采购、雕刻技法、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知识,现场作品主题丰富,融合了传统的祈福题材与当代的多元文化,充分展现了惠安雕刻匠心独具、包容创新的产品特点。


1 台商投资区车游过程和自主调研的同学


2 台商投资区雕艺馆



下午,实习团队来到洛阳镇万安村雕艺人才之家——李幼琴艺术工作室。石雕和影雕产业作为洛阳镇经济的重要支撑,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还向国内外供销了大量精美作品。李大师从惠安石雕产业现状、历程和发展困境,详细介绍了惠安石雕产业的发展演变。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石雕和影雕产业在雕刻工具上有所改变,但始终坚持人工雕刻,石雕产品品类多样,既有室外大型雕塑景观,又有居家小型摆件。之后,在李大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体验了影雕的制作流程。通过访谈还了解到,李大师不仅自己经营雕刻厂,还义务教授中小学生基础的石雕影雕技艺,希望将这些传统技艺继续传承下去,缓解目前雕艺传承困境,充分体现了洛阳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 考察石雕工作室

接下来,实习团队踏上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实习团队参观了洛阳桥两岸特有的滩涂和红树林景观,学习了洛阳桥独特的筏型基础桥基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并从“洛阳桥”的命名了解到中原至此地的移民历史演进,证实了人文景观在研究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实习团队来到洛江侨批馆。洛江侨批馆讲解员王老师就“蔡母渡江许愿”和“蔡太守檄文龙王爷”等传说和历史上泉州府太守蔡襄在泉州执政期间修筑洛阳桥的种种典故做了讲解。侨批馆的件件展品,再次印证了泉州与海外悠久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4 洛阳桥合照


5 侨批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