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之眼实践队③ | 走进大黄鱼渔排,赋能高质量养殖

发布者:詹红燕发布时间:2023-07-11浏览次数:114


75日,我院“蓝海之眼”海洋强国发展观察实践队一行前往宁德市三都澳养殖基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宁德市大黄鱼协会会长杨业平与渔排作业人员参与访谈交流活动。

实践队队员从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礁头码头搭乘快艇出海,参观宁德市三都澳的大黄鱼企业养殖情况,了解当地大黄鱼企业的养殖产业发展历程,实践队成员走访宁德市大黄鱼养殖协会,与会长杨业平进行访谈交流,学习养殖企业在产业升级、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经验模式。

实践队与大黄鱼协会会长杨业平交流

宁德山海相连,拥有辽阔的海域滩涂,耕海牧渔、碧海掘金是宁德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上世纪70年代大黄鱼曾一度濒危,如今,宁德市已将其发展成为中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熊猫鱼”变成了“致富鱼”。“蓝海之眼”海洋强国发展观察实践队参观大黄鱼企业养殖渔排,参观后,对大黄鱼渔排养殖环境及产业现状进行重点调研考察,发现存在海漂垃圾侵扰渔排的情况,队员对养殖海域进行水体取样;并进行无人机飞行,监控养殖渔排附近海漂垃圾存在情况,提出养殖改进问题,以及预防垃圾措施。

队员采集渔排海水并记录

在座谈会上,宁德市大黄鱼养殖协会会长杨业平与团队成员就大黄鱼企业如何深入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产业互联,完善产业链,构建标准化智慧型海洋经济生态链平台进行介绍与交流。团队成员学习了解到大黄鱼对养殖海湾环境的要求以及大黄鱼产业链的完善情况,了解大黄鱼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已取得的成果以及目前面对的问题,并利用专业知识,针对养殖环境改善、产业链深化升级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在访谈过程中,杨业平会长与员工提出:“当环境变好了,人民自然也会自发的去保护这个环境”。这一话语也揭示了,要想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让“破窗效应”不发生,让蔚蓝大海不受侵扰,是“蓝海之眼”实践队每一名成员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