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当前,“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为解决乡村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困境提供了新机遇。因此,我院2020级地理科学第二团支部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探索在“第二课堂”背景下的“互联网+”立体帮扶支教模式,帮助乡村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让数字化、信息化融入乡村义务教育。支部在线上支教中采用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新型学习方式,将科学观培养、思政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实践中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
感知篇
迈向崭新征程,初悟人民满意的教育
1、“奋进新征程,青年勇作为”团员大会
会议上,杨梦淼老师应邀讲解党的二十大时政热点,随后支部成员共同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并在学习后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分享收获心得。
2、“共学二十大,同筑强国梦”微团课
支部共制作了6期微团课,受众达300+人,分享了在地理视角下,对“城乡融合、生态文明、双碳、资源利用与保护”等二十大关键词的理解和认识。
3、交流会
我支部联合生命科学开元(中国)2020级生物科学第二团支部开展了“生态文明”交流学习会,分享结束后,各支部成员积极发表了学习感想。
4、支教指导会
本次活动寻访先进典型,开展支教指导,邀请了两位清华大学学姐进行支教心得分享和活动指导。
5、“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宣讲会
我支部邀请院青年红色理论宣讲团成员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支部成员在学习后积极分享学习心得。
感知篇活动使支部成员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力行,激励支部成员共同参与到本学年的线上支教活动中。
探索篇
深入乡村课堂,力行为党育人的承诺
1、书信活动
支部成员与50多名留守儿童一对一进行书信交流,诉说亲情、师情、友情,收到与寄出书信150余封。
2、心理健康活动
支部成员通过知识科普、有奖问答和游戏互动向支教学生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填写心理健康测试卷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此次活动覆盖学生150余人。
3、双碳科普线上课
支部成员通过线上教学科普“双碳”,并课后开展“我的‘碳足迹’”实践活动,发放碳足迹记录表,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碳排放量,活动持续时间为一周,共收回了350多份记录表,有力促进了学生环保习惯的养成。
4、生态文明线上课
支部成员直播授课,通过展示自然环境之美和讲解典型生态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课后开展科学素质拓展活动——制作植物标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活动结束后,支部收到了支教地反馈回的100余份植物标本,支部并对此进行广泛的宣传与展示。
5、国家安全线上课
支部成员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激发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最后,支部成员带领学生共同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共有三个年级参与了本次活动,影响学生达330人,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支部的系列探索立项活动共覆盖了三个年级学生,共300多名,在乡村小学开展多形式、多主题、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物成果有书信150余封,碳足迹记录表150余份,植物标本100多分份,手抄报80多张,后续将在图书馆展出,与全校师生分享。课内外实践活动培养了乡村学生的科学精神、生态意识、家国情怀,激发了学生求知心、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支部成员实现身份的转换,从理论学习者转变为知识传授者,通过有意义的支教活动,坚定师范学子的教育信仰,鼓励支部成员为我国教育事业奋斗。
践行篇
传承支教薪火,彰显青年奋进的力量
1、支教成果展览会
线上支教活动结束后,我支部制作了易拉宝海报、明信片和宣传册等在旗山校区设点宣传,呼吁在校大学生关注线上支教,在次此宣传期间,观看人数约千名左右。
2、心得交流会
线上支教活动结束后,我支部制作了易拉宝海报、明信片和宣传册等在旗山校区设点宣传,呼吁在校大学生关注线上支教,在次此宣传期间,观看人数约千名左右。
3、明信片传真情活动
在团立项活动的尾声,支部成员拍摄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园风景照并制作成300多张明信片,为小龙小学的孩子们写下最美好的祝福和希冀。
践行篇以成果展示与总结为主,展现支部一年来的活动开展成果,总结支教活动心得,并结合理论学习进一步将实践上升为认识,激励支部成员为我国教育事业继续奋斗。本次团立项活动涉及人数共355人,宣传媒体18个,报道106篇(其中国家级媒体71篇,市级媒体6篇,院校级媒体2篇,自媒体31篇),总浏览量超20000+,实践活动结束后,团支部制作了支教成果宣传册,对一千多名在校学生进行了宣传,呼吁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到支教队伍中,为乡村素质教育的发展助力。同时,本次团立项活动与去年的团立项延续相承,建立了“大手牵小手,支教心相连”联系网络,与支教学生互相了解,帮助当地学生学习知识、解决困惑和了解外面的世界,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护航。
活动感言:
广西百色平马镇小龙小学易兰妃老师:KY.COM、碳中和未来技术开元(中国)的学生们热心支教,在乡村孩子们快乐童年和美好未来之间,用青春和热血,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用教育改变乡村孩子们的未来。那些羞涩、迷茫的孩子,在他们的陪伴下,变得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育人,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支部成员王心怡:本次活动我们通过“云”课堂,向小学生们科普双碳相关知识。活动过程中我们小组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在准备和尝试授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分享的双倍快乐。在我们心中,传授知识是一种使命与担当,我们愿携手播种希望,让梦想茁壮成长。
支部成员王晓晴:本次活动我们小组主要负责书信交流互动篇内容,活动过程中大家都积极配合,在和小朋友的书信往来都非常用心,来信中能充满着稚气可爱,希望我们的书信能送去温暖和祝福。我们点亮的闪烁星光,希望能增添孩子们揽星河的勇气。
支部成员张良旺:这一学年的团立项活动虽过程艰难不易但收获丰硕,以云支教活动的形式得以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写信,微课教学等等……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温暖,充分将地理师范生专业素养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我们做的事只是点点微光,但我们始终相信有一天终将汇聚成火。
支部成员官淑芳:经过此次有关国家安全的线上授课,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了怎样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国家安全,还让我在课程的准备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在这堂课上,我和小朋友们都有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