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村,一场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古街焕新"大地美容计划主题团立项活动,活动融合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环保理念,为这座承载着福州千年文脉的古村落注入新的生机。
在青春驿站聆听历史回声
活动首站设在侯官村志愿驿站“研小院”,这座由传统民居改造的数字化空间,成为青年学子感知古村文明的窗口。“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村内现存镇国宝塔、螺女庙、城隍庙等物质文化遗产,还走出了以林则徐、侯德榜、林觉民等人物为代表的一群历史巨星。”闽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大山老师向团员们介绍侯官村的文化底蕴,在场团员纷纷感叹。
废弃物的艺术觉醒
在古色古香的小院中,支部成员们将收集的塑料瓶、快递盒等废弃物通过剪裁、拼贴、重组,转化为充满巧思的实用物件,废弃物摇身一变,变成了小风扇、桌面垃圾桶、装饰小狗等,这些作品深深承载着“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让支部成员们在发散思维拓展创造性的同时领悟到了勤俭节约的深刻内涵和废物利用的价值。
环保理念的落地生根
午后烈日下,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的团员们分组在村庄中展开“垃圾分类”宣传行动。古街石板路上,团员们耐心向阿婆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江岸沙滩边,团员们向游客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册。通过本次分发宣传册的活动,团员们深刻认识到基层环保工作的不易,更加坚定了以青春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
结语
“从课堂走向田野,从认知转为实践,这正是人文地理教育的应有之义。”从当“Z世代"的创意思维遇见千年古村的沧桑文脉,激荡出的不仅是环保行动的火花,更是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深刻思考。这场发生在侯官古村的青春实践,正演绎着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态理念的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