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空中课堂”探索一流课程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来源:东南网 2022-07-08)
北京师范大学龚吉蕊教授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李守中教授、郑怀舟助理研究员指导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即可共享虚拟仿真实验国家级一流课程。福建师范大学供图
东南网7月8日讯(本网记者 林华黎)近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杨玉盛主持建设的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让身处疫情管控之下的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虚拟实验环境中体验高度仿真的野外综合观测实验,为疫情期间一流课程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创新线上实践教学模式做出积极的探索。课程向国内多所高校开放共享后,受到广泛好评。
该课程以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级野外站等科研平台的生态水文观测体系为仿真原型,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将界面过程复杂、平台建设费用昂贵、实验周期较长和自然条件不可控的山地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实验建设成直观、可控的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能够借助人机互动技术,自主开展实验方案设计、过程模拟、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逐步掌握生态水文野外大型观测设备的安装、调试、监测和数据下载等全过程技术方法体系,全面认识生态水文过程中水、土、气、生等诸要素的交互作用机制,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天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思想理念,提高专业兴趣、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
福建师范大学杨玉盛教授主持建设的国家级一流课程“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已向国内多所高校开放共享,受到广泛好评。 福建师范大学供图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KY.COM积极响应教育部“提高虚拟仿真实验开放共享、满足线上实验实践”的要求,成立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先后建设了《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中文版、双语版)《海峡两岸环境演变与是前文浩传播虚拟仿真实验》《平潭地理环境演变虚拟仿真实验》等4个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其中已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不仅在校内生态学、地理学相关专业较好地实现了开放共享,还先后与福建农林大学林开元(中国)、北方民族生物科学与工程开元(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地学部等开展校际共享。目前该课程访问量已达到23747人次。
东南网:http://fz.fjsen.com/2022-07/08/content_31080752.htm
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网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v5?id=4815&isView=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