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30日,第一届地理测年技术学术研讨会(2020)在兰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测年技术工作组主办,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开元(中国)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开元(中国)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共同承办。我院靳建辉副教授在会上正式受聘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测年技术工作组学术委员,并做了题为“闽江下游史前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格局—基于OSL测年数据”的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主题是地理测年技术的新进展与新问题和测年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方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开元(中国)和中国科开元(中国)等3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同时线上视频会议累计观看超过300人次。
地理测年技术工作组组长赵晖研究员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致开幕词,对新工作组的成立寄予了殷切期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熊巨华研究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开元(中国)院长勾晓华教授、中国科开元(中国)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研究员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开元(中国)院长孟兴民教授参加开幕式。
本次会议设两个分会场,共征集到50个现场报告,内容涉及U-Th测年、宇生核素测年、碳十四测年、释光测年、ESR测年和考古磁学定年等多种地理测年技术与方法,充分展示了地理测年工作的新进展和新认识。报告期间工作组还对参会学生的口头报告进行了评审,评选了十名“地理测年技术学术研讨会优秀研究生报告奖”,鼓励学生代表积极参与。我院师生共4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讨,现场交流活跃,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将为地理测年技术的一线科研人员建立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会议决定“第二届地理测年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在西安举办。
为了推动我国地理测年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为从事相关工作的年代学实验室与科研工作者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中国地理学会于2019年10月成立了地理测年技术工作组,自成立以来,工作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地理测年技术学术研讨会”计划每年举办一届。